天一热就爱出汗,尤其是肥胖的人,一动一身汗,让人浑身难受。其实,汗腺是人体自带的“空调”,是人体最天然的保养品,到了夏天出汗少的话,感冒、皮肤病、失眠就会找上门,心脏病发病率更是成倍涨,出一身健康汗对健康有益无害,但汗也是人体的晴雨表,有些异常出汗信号是身体发出的无声警告。
汗水是由汗腺分泌的,而汗腺分为大汗腺和小汗腺——
大汗腺,有腋窝、乳晕、外阴部等;
小汗腺,几乎遍布全身皮肤,全身大约有200万~500万个汗毛孔。
怎样才算异常出汗呢,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标准!
比如,同等条件下,和你一起吃饭的人无汗,而你却满头大汗,就说明有可能出汗异常;
如果坐着不动都大汗淋漓,那无疑也是异常出汗了。
简单地说,如果不是因为运动、穿衣厚或炎热而导致出汗,或稍微运动就会大汗淋漓,就意味着人体可能出现了异常情况,应当引起重视。
4个部位异常出汗,身体可能出问题!
俗话说:汗从哪里出,病从哪里流。一些异常出汗,往往暗示着身体可能出问题了。
头部出汗过多
通常表现为只有头部和脸部出汗特别多,其他部位正常。头部是诸阳之会,阳气本应该是最足的,其固摄力也应最强。一旦头上出汗而全身无汗或少汗,或者经常出汗,或许就意味着阳气有些虚弱,(对于代谢旺盛的儿童来说,头部出汗较多也是正常现象),另外,这还和胃火旺有一定关系。
①脾胃湿热
表现:头部出汗比较多,恶寒发热,小便不顺畅,舌苔黄腻。
这种情况多是脾胃湿热的表现。
建议:不吃油腻的食物,清淡饮食,健脾祛湿。
②积食
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大吃大喝、暴饮暴食后。
表现:头部和脸部大量出汗,同时感觉肚子很撑,口渴。
建议:不要过量饮食,每餐吃七分饱;严重者可请医生开些助消化的药物。
手脚心出汗多
若情绪紧张、激动或害怕,手心或脚心就容易出汗,中医认为这是脾失运化、脾胃湿热、血虚的表现。
手脚心经常出汗,很可能是这两种情况——
①湿热
表现:手脚出汗,没有食欲,疲乏困倦,小便黄,舌苔黄腻。
建议:少吃甜食、甘甜饮料、辛辣刺激的食物、肥甘厚味,忌饮酒(湿热之性最大);宜食清热祛湿的食物,如绿豆、冬瓜、丝瓜、赤小豆、西瓜、绿茶等。
②阴虚
表现:手脚心发热出汗,咽喉干燥,口干(睡后明显),肚子饿但是食欲,大便干结不畅。
建议:饮食上要避免吃辣椒、喝白酒、吃牛羊肉多吃些滋阴的食物,如沙参、玉竹、牡蛎、石斛、雪耳等内热明显的,可多喝新鲜的梨汁、藕汁、生地汁、马蹄汁。
颈部后大汗淋漓
颈部出汗特别多还可能是低血糖的信号。
糖尿病人由于胰岛功能的异常,低血糖的情况时有发生,如果处理不当,常常会有意外发生。
所以,一定要尽快识别低血糖的信号:出汗(尤其是脖子和发际线处大量出汗)、心慌、手抖、饥饿感、无力等。
应对:有条件先测一下血糖,看是否低于3.9毫摩尔/升;如果没条件,先吃些含糖食物,如糖果、饼干或含糖饮料(1/3~1/2杯)。
腋下出汗
天热的时候,你害怕的一件事情就是狐臭。即使狐臭很轻,但还是会让人察觉到。腋下出汗过重,可能伴随异味,要是再加上狐臭,会很羞于出现在人前。
身体其它部位没有出汗,偏偏是腋下出汗较多,因为腋下分布大量汗腺,所以较易出汗。若汗液分泌过分旺盛,且气味很大,就可能说明日常饮食的味道过重,吃了太多葱、蒜、洋葱等食品。
建议:若诊断为汗腺过大,可以去做简便有效的激光治疗。另外,饮食要清淡,多吃水果、蔬菜。
尿臭味
汗液散发出尿味,汗干后也会在皮肤上留下结晶物,常见于尿毒症病人。
腥臭味
汗液带有特殊的腥味,可能和热证或湿热证有关,一般属肝热,或多见于肝硬化,可以用菊花泡水喝来缓解症状。
香味
汗液飘出香味来,常是糖尿病人的体征。
出汗后光擦掉还不行,有两件事需要注意,尤其是在天热的时候——
多吃富含钠、钾的蔬菜
平时可多吃些绿叶蔬菜汤,如油菜、菠菜、空心菜熬成的汤。
因为这些蔬菜都含有丰富的钠、钾元素,维生素的含量也很高,能够较好地补充身体出汗流失的盐分。
适当喝盐水
挥汗如雨,不仅流失水分,盐分(电解质)也随之流失,理论上应该既补水又补盐。
注意:因为大家平时盐就吃得很多了,所以像马拉松那样高强度、长时间的运动,或者高温作业的炼钢工人等,才提倡喝淡盐水的。
建议:自制盐水,100毫升水中食盐含量不要超过0.9克,少量多次饮用。